Linux 根目录(/)是系统文件结构的起点,如同大树的根系,所有目录都从这里延伸。下面为你快速解析根目录下的核心文件夹。
1. /bin:基础命令仓库
存放系统最核心的二进制命令,如 ls、cp、bash 等。这些命令在单用户模式下也能使用,是系统启动和基础操作的必备工具。现代发行版中常作为 /usr/bin 的符号链接存在。
2. /boot:启动关键文件
包含系统启动必需的内核文件(vmlinuz-*)、引导加载器(如 grub)和初始内存盘(initramfs)。这些文件直接决定系统能否正常启动,任何损坏都可能导致启动失败。
3. /cdrom:传统光盘挂载点
传统用于挂载光盘的目录,如今已被 /media 和 /mnt 替代,但部分系统仍保留此目录作为兼容性支持。
4. /dev:设备文件映射
存放所有硬件和虚拟设备的映射文件,如硬盘(sda)、终端(tty)、黑洞设备(null)等。体现 Linux"一切皆文件" 的设计,让应用程序能统一操作硬件。
5. /etc:系统配置中心
集中存放全局配置文件,如 APT 源配置(/etc/apt)、SSH 服务配置(/etc/ssh/sshd_config)、自动挂载设置(/etc/fstab)等。修改这里的文件需谨慎,可能影响系统稳定性。
6. /home:用户私人目录
每个普通用户的个人文件存储地,如 /home/username。包含用户文档、配置文件(如.bashrc)等,用户间数据相互隔离。
7. /lib 系列:程序运行库
/lib、/lib64 等目录存放系统核心共享库,为 /bin 和 /sbin 中的程序提供功能支持。不同目录对应不同架构(32 位 / 64 位)的库文件。
8. /lost+found:文件修复暂存
文件系统修复时(如 fsck 命令),丢失的文件片段会暂存于此。正常运行时通常为空,仅在系统修复时发挥作用。
9. /media:自动挂载设备
系统自动挂载可移动设备(U 盘、光盘等)的目录,插入设备后会生成对应子目录(如 /media/USB_Drive)方便访问。
10. /mnt:手动临时挂载
供用户手动挂载临时文件系统,如网络存储、外接硬盘等。用完可卸载,不影响系统常规设置。
11. /opt:第三方软件目录
存放独立安装的第三方软件,如 /opt/google/chrome。便于与系统软件分离管理,避免版本冲突。
12. /proc:实时系统信息
虚拟文件系统,提供内核和进程的实时数据,如 CPU 信息(/proc/cpuinfo)、内存使用(/proc/meminfo)和进程详情(/proc/[PID])。
13. /root:超级用户目录
root 用户的主目录,与普通用户的 /home 分离,存放管理员的配置和数据,普通用户无访问权限。
14. /run:运行时临时文件
存储进程 ID、锁文件等临时数据,系统重启后自动清空,用于进程间临时通信。
15. /sbin:系统管理命令
存放需 root 权限的管理命令,如磁盘分区(fdisk)、防火墙配置(iptables)、系统重启(reboot)等,供管理员维护系统使用。
16. /snap(Ubuntu 特有)
Ubuntu 系统中存放 Snap 包的目录,每个 Snap 应用有独立子目录,包含所有依赖文件,简化软件安装管理。
17. /srv:服务数据存储
存放服务相关数据,如 Web 服务器文件(/srv/www)、FTP 数据(/srv/ftp)等,便于集中管理服务资源。
18. /swapfile:虚拟内存文件
当物理内存不足时,系统将临时数据交换到此处,起到扩展内存的作用,大小可根据需求调整。
19. /sys:硬件信息接口
虚拟文件系统,以结构化方式展示硬件设备信息,如块设备(/sys/block)、网络设备(/sys/class/net)等,便于硬件管理。
20. /tmp:临时文件存储
所有用户可读写的临时文件目录,系统重启后自动清空,常用于程序运行中的临时数据存储。
21. /usr:用户级资源库
包含大量用户级应用和文件,主要子目录有:
/usr/bin:用户常用命令(如 python)
/usr/lib:应用程序依赖库
/usr/local:手动编译安装的软件
/usr/share:共享数据(文档、字体等)
22. /var:动态数据存储
存放不断变化的文件,核心子目录包括:
/var/log:系统日志(如 syslog、auth.log)
/var/cache:应用缓存数据
/var/lib:数据库和程序状态文件
/var/spool:邮件、打印队列等待处理数据
理解这些目录的功能,能帮你更高效地管理 Linux 系统,避免误操作重要文件。日常使用中,需特别注意 /etc、/bin、/sbin 等核心目录的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