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和BSP有什么区别?

嵌入式 Linux 驱动开发和 BSP 开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目标对象、核心任务及工作范畴上:

驱动开发聚焦于特定硬件外设,核心目标是为传感器、摄像头、Wi-Fi 模块等单一外设构建操作系统层面的接口,让应用程序能通过文件操作、网络协议等标准 API 访问硬件。其工作围绕外设与内核的交互展开,包括通过寄存器操作、中断处理、DMA 控制实现硬件抽象,遵循字符设备 cdev、块设备、网络设备 net_device 等 Linux 驱动框架完成内核集成,同时要实现数据读写、电源管理、错误处理等功能,并提供 /dev 节点、sysfs 或 procfs 等用户接口。

BSP 开发则以特定硬件平台(如 ARM SoC 开发板)为对象,核心目标是为整个硬件平台提供基础软件支持,确保操作系统能在该平台上正确运行。工作内容涵盖 Bootloader 移植(如 U-Boot),负责初始化 CPU、内存、时钟并加载内核;进行内核移植,适配 SoC 的 CPU 架构、内存映射和设备树(Device Tree);提供板级关键驱动(如串口调试、NAND Flash、以太网 PHY)的基础支持;定义板级资源(如 GPIO 映射、中断号分配)的硬件抽象层(HAL);以及完成系统启动配置,包括初始化脚本、文件系统挂载、内核参数传递等。

简单来说,驱动开发是 “为单个外设搭桥梁”,让其与系统顺畅沟通;BSP 开发是 “为整个硬件平台打地基”,确保操作系统能在此稳定运行并调用各类资源。

串口智能屏_串口屏方案_串口屏知名厂家_深圳淘晶驰电子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